一位餐饮老板的自白:从一败涂地,到年入 20 亿
创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,常常背负着比常人十倍百倍的压力,在黑暗里死磕,是一个创业者或企业家的常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正和岛特开设《心声》专栏,倾听企业家的心里话。第一期《心声》栏目,我们来 " 听 " 信良记董事长兼 CEO 李剑的故事。
李剑是中国餐饮界绕不开的传奇人物。初到北京,他住地下室,靠着心中 " 挣钱 " 的强烈欲望,把一个麻辣烫地摊干成了北京最大的企业团膳公司,年纪轻轻就过上了 " 富豪 " 生活。
暴富后,李剑染上了赌博的恶习,一夕之间败光家产、企业倒闭,还被追债。
不曾想 3 年后,李剑东山再起,靠着新辣道鱼火锅翻身。40 岁那年,他有胆量创办信良记,死磕一只小龙虾,年销近 20 亿。2020 年,信良记在罗永浩直播间创下单场超 5000 万的销售奇迹。
大起大落后,李剑对于创业和人生感悟字字珠玑、直击本质。我们整理了李剑的朋友圈分享 " 日记 ",以飨读者。
放弃最容易," 死磕 " 才有种!
作为创业老兵,我有两点感悟:一个关于欲望,另一个关于死磕。
刚来北京,我住在地下室,站在三环路天桥上,看着车水马龙,万家灯火,我的内心燃起一种欲望:我要挣钱!这个朴素的愿望是每一个普通人努力奋斗、拼命工作的源头,我们必须重视它、正视它。佛教尚且说:" 先以欲勾牵,方令入佛智 ",更何况是做企业?
思利及人,创业起于 " 自利之心 ",却败于 " 自私自利 " 的贪婪。
我有钱后,就开始灯红酒绿、吃喝嫖赌,最后一败涂地。细细想来,引我入魔境的何尝不是这个 " 欲望 " 呢?
同一个 " 欲 ",既可以带你到高山,看风光无限,也可以引你入泥潭,万劫不复,真的是个双刃剑啊!
想做好企业,我们必须时时洞察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,善加利用,予以约束,才可以 " 上下同欲者胜 "!
我是靠麻辣串起家的。
为了学习麻辣烫技术,我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,每天到一位四川大姐的摊位上死磕,开启了第一次创业;
为了和老徐合作,连续 8 个月,我几乎周周飞成都和他 " 死磕 ",才有了后来的新辣道;
为了能请到罗维仁老师给我做顾问,不下十顾茅庐的 " 死磕 ",方有他出山助力我三年,成就新辣道;
为了组建 " 湖北小龙虾控股集团 ",我连续三个月,几乎每天早上给合作伙伴发几百字短信,极力说服,才有了现在年营业额接近 20 亿的中国最大小龙虾集团。
没有死磕的精神,哪来的随便成功,再说,没有那个痛苦不堪 " 死磕 " 过程,哪有事后云淡风轻吹牛逼的资本。
创业这事,放弃最容易," 死磕 " 才有种!
做恶老板!严管就是厚爱
做企业遇到的头号难题,是如何管人和用人。
我曾经追问过一个女下属某项工作的进度,她有些拖拉,我直接发飙。她委屈地解释了几句,大概意思是手头上同时忙好几件事,但人手不够,小组就她一人。
我马上灵魂三问:" 你有加班到半夜吗?"" 你周末有休息了吗?"" 你有想办法提高效率,穷尽一切办法吗?"
在她们眼里,我或许是个 " 恶老板 ",但说了她的工作经历,你就能理解严管与厚爱,菩萨心肠与霹雳手段的意义了。
她的文化程度不高,起初只是个普通服务员,在一家企业干了十几年,才成为了一个年薪近 50 万的专业性人才。
什么是对员工真的好,我的理解是:
1. 把企业搞大搞好才是最大的慈悲。为员工提供发展舞台,给他们真正的成长空间,助他们成长才是对他们好,否则都是妇人之仁。
2. 给到员工有行业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,合规合法用工,而不是天天画大饼、算小账。
3. 严格要求,对他的工作不断提出更有挑战性的目标,批评与鼓励,呵斥与辅导并用。
一个员工如何算高潜质员工,值得培养呢?
1. 自驱力强,不用扬鞭自奋蹄,工作态度积极主动。
2. 工作能力强,有专业度,善于学习,讲究工作方法,不是蛮干傻干,工作抓重点,有逻辑性,有计划性,做时间管理大师。
3. 即使前两者都具备了,还要足够勤奋、吃苦耐劳,投入足够多时间,做个工作狂,寄希望每天 8 小时,每周休两天,大概率你不会赢!
最后总结一句,做企业,严管就是厚爱!
百亿老板,必是一个 " 真 " 人!
我和餐饮界的传奇人物,也是我的老大哥,西贝集团的贾总(贾国龙)见面畅聊。
西贝创业到今天 35 年,我创业 28 年,都属于半辈子没离开过一个行业,一门精进的第一代餐饮人,自然同感很多,总结下来有四点感悟。
一、我们都属于中国餐饮红利期最大的受益者。首先是在餐饮业极度匮乏的年代,创业开了餐厅,那个时候,只要胆子大点,愿意吃苦耐劳,稍微用点心,几乎都很容易赚钱。
我们都没有小富即安,而是有梦想、愿意奋斗,赚了钱就开店、投入组织建设、摸索着做连锁、顺势做起了不同的品牌。同时,我们又都抓住了 " 购物中心 " 崛起的红利,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壮大。
现在我们又都紧随趋势,各种折腾搞预制菜,两个老男人的创业史,几乎就是中国餐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!
二、贾总刚从欧洲考察回来,大家都特别看好中餐未来的出海,这个自信来源于对中餐的文化、味道、丰富性的理解。
国外市场,无论本土餐饮,还是第一代中餐,都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中国好的餐饮品牌,只要脚踏实地的建立系统能力,组织能力,向国外优秀连锁品牌学习,师夷长技以制夷,还有 60 亿外国人的胃等待中餐去满足,哈哈,有生之年干不完。
三、中餐虽然发展了 30 多年,但是 " 中餐产业化 " 才刚刚开始。前 30 年,只能算序章,是在企业家培养、职业经理人成长、优质供应商成熟等几个方面的漫长进化。
疫情算个转折点,就像人要起跳前的下蹲,未来,才是激动人心的 " 中餐产业化黄金 30 年 " 的宏大开篇,和未来比,今天的餐饮产业还是幼苗,还是早上的朝阳!
四、关于预制菜带来的效率革命,餐饮资本化,都认为是不可逆的趋势,与其固步自封,不如努力创新、拥抱变化!
中间有个小插曲,我带贾总参观我们的实验厨房,当时已经两点多了,正好研发人员在吃饭,贾总说:" 饿死我了,上一个会开到一点半,赶过来没顾上吃饭,快让我也吃口。"
然后就坐下,都没让加新菜,就着桌上的剩菜,狼吞虎咽的干了两碗炒饭,直呼过瘾,然后继续开会聊天。
看来,百亿老板,必是一个 " 真 " 人!
" 人教人教不会,事教人一教就会 "
我直播连线了 3 个在餐饮界做一两年的 " 小白 " 朋友,他们都是跨行进入餐饮业,结果伤痕累累,寻求帮助的。有一个做烤串的案例特别典型,和大家分享下。
他在山西太原创业,两年前做了个烤肉,去年和我连过线,生意和模型一塌糊涂,亏损厉害,基本属于无药可求的状态。我当时建议他,如果实在不行就关店止损。
时隔一年,他又来直播间,说自己关店后,去学习 " 丰茂烤串 " 和 " 很久以前 ",在柳巷
(步行街)开了一个 500 平米的串店。
前 2 个月,因为大量低价营销,每天三四万流水;停了营销后,流水降到 1 万多,基本不赚钱,他一着急就上了川剧变脸等现场表演节目,并把客单价从 80 多降到 60 多元,来问我是否可以?
哎,一言难尽!
1. 一个餐饮小白(新入行创业 3 年内)去考察个好品牌,回家就直接模仿开店,大概率是只能做到 " 形似而神不似 "。
这类几十年活下来的老品牌,内功是不可能吃几次就学会的,例如,品牌的多年沉淀,原料和味道的经久不衰,企业的管理风格、内在文化、选址特点等等。
2. 把烤串选址在太原柳巷这种外地游客为主的步行街,也是极大错误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,有几个是 " 朋友聚会 " 这样场景下吃串的客人,正好相反,当地人一般都会认为这类步行街的品牌,不太正宗,或者人多停车难等。
3. 开业没磨合好就大量营销,更是灾难,来的顾客要么是羊毛党,没有低价就永不再来,要么就是来了,但体验很差的顾客。可以想象小白刚开业就一天接待四五百人的服务质量。
4. 停了营销生意不好,马上急病乱投医,上马锣鼓喧天的川剧变脸等,虽然烤串是个吃氛围的欢聚业态,但恰恰不喜欢这种又普通又特吵(朋友几乎无法聊天)的表演,店家多花钱不说,很可能把客人再伤害一遍。
怎么办?没法办!
像这类 " 鲁莽汉 "+" 不学习 "(能连个线就听我的关店,但是绝不花 5800 听我线下讲两天怎么开店)的小白创业者,有句话也许有用," 人教人教不会,事教人一教就会!"
真的希望他好好总结经验教训,争取创业成功。
放弃很容易,但坚持很酷!
我和小伙伴聚餐,大家聊起我每天早上写篇小作文的习惯,坚持了快 80 天,都很佩服,哈哈,如果能坚持一年,写 365 篇,是不是很酷,如果是十年呢,岂不更酷!
我的人生里有很多次体验都是因为坚持而收获巨大,这让我尝到了甜头。
大学时代,初恋女友在其它城市,那时候还没有手机,我差不多有一年时间,每天手写一封情书。暑假见面时候,她拖出来一编织袋的书信,俩人一封一封去读,特别甜蜜,是不是很酷?
28 岁那年人生低谷,因为讨厌自己的样子,我决定戒烟,当时我的烟龄已经快 10 年(高中就学坏),每天几乎要要不断火的抽三包 " 红塔山 "。某一天,我选择戒烟,然后一根未吸坚持到今天,是不是很酷?
有了女儿后,我决定教她认字。因为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," 会读书的孩子坏不到哪里去 "。
从她 2 岁多能坐小板凳,一直到 6 岁,只要不出差,我每天早上都陪她读 " 三字经,弟子规 " 一类的书籍,后来就再没有过问过她学习,是不是很酷?
40 岁左右的时候,我想清楚了 30 年后一定要高质量的生活,就决定开始健身,为了激励自己,还把一个让我有动力的图片换成屏保,此时此刻,我就在健身房待着,是不是很酷?
两个月前,我决定把自己的创业感言记录下来,每天写点东西,不知不觉,也写了快 80 篇,想想如果能写 365 篇,是不是也很酷?
放弃很容易,但是坚持很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