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资讯 > 正文

「理论思考」坚持弘扬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

2023-08-07 21:38:57 天眼新闻

坚持弘扬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

谢琴

提要: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既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实质属性的深刻体悟,也是在思想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拓展。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、互鉴,推进世界文明在时代潮流中创新发展;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、包容,促使各文明在兼容并蓄中焕发新机。从根本上讲,这一文明观既属于中国,也属于世界;既属于中华民族,更属于全人类。


(资料图片)

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世界多极化、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,不同文明的交汇、碰撞甚至冲突日趋频繁。人类文明向何处去?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?是事关人类文明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致“意大利之源——古罗马文明展”开幕式贺信中,在2023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等多次强调,“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,坚持弘扬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”。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,也是对各文明互学互鉴共同愿望的契合,更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彰显;这为破解和化解人类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与风险挑战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。

尊重文明多样性

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。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各具特色,人类文明在整体上才呈现出多样性特征。不同历史、国情、民族和习俗孕育的多样文明使世界文明百花园生机盎然、异彩纷呈。“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”,无论何种文明,其实质都是对人类发展进步问题的思索与回应。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,这一新文明形态既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也借鉴和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。其最终旨归在于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,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将促使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繁荣。

文明多样性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前提条件。每一种文明都是世界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,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创造力,为人类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发展空间。一方面,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,尊重各文明产生的土壤及其独特性,尊重各文明在历史、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合理性、持续性和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要通过对话交流化解和消除因历史传统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导致的隔阂与壁垒,积极探索文明多样性保护之道,求同存异,美美与共。

坚持文明平等

文明的平等性在于各文明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。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,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,不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,东方文明或是西方文明,共同绘就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图谱。不同的文明蕴含着不同民族的价值追求与卓越智慧,仅存疆域特点之别,何有高低优劣之分?应当以海纳百川、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心态对待文明之间的差异,将其转化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:“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,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,在认识上是愚蠢的,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。”

不同文明之间应相互尊重、平等相待。多种多样、历史悠久的文明传承决定了不同国家、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。坚持文明平等,是对文明中心论和文明优越论的超越。坚持文明平等,一方面,要摒弃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,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评判和批判其他文化,而以开放、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。另一方面,在交流与合作中,要保持各文明平等互惠的原则,共同解决全球性文明问题,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。

坚持文明互鉴

文明互鉴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的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每一种文明都“凝聚着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,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”。不同文明间通过互学互鉴让各民族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,促进文明的协同发展。追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,从佛教东传到“伊儒会通”,从“西学东渐”到新文化运动,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,无一不是中华文明在互鉴兼收中前进的见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文明互鉴,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、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等,为世界勾画出多元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。

文明互鉴是超越文明冲突的重要途径。文明互鉴解答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方法问题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,不同文明的相遇既促进了彼此间的交融,也催生了思想意识上的碰撞。百年变局下多重国际性挑战并存,各类全球性危机叠加,不同的文化思潮纷至沓来、激流暗涌,意识形态冲突此起彼伏。文明互鉴、求同存异、和而不同的理念,超越了二元对立、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。坚持文明互鉴,才能消除文明疏远和敌对,才能有效化解隔阂冲突。这既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,又增强了各文明共同发展的关联性。

坚持文明对话

对话是文明交流的基本范式。文明对话既是不同文明形式间的交往互动,又是不同国家民族间生活方式的交往互动。文明对话本身就表示对不同文明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正向肯定。文明对话的实质性开启,意味着现代文明场域中多元文明的共在、共存和共容,意味着各文明形式的平等交流和往来。通过对话增进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、理解和互信。可以说,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推手,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则是全球文明对话的实现路径。

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。每一种文明都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也都需要对话互动、与时俱进。孤芳自赏只会造成封闭僵化,百花齐放才能实现合和共生。流动、开放是文明传播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法则,而封闭、隔阂则造成文明壁垒与障碍。我们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,在对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思考中探索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答案,在密切交流、消融隔阂的过程中夯实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人文基础。在国际人文对话合作方式上,努力打造多边主义的世界文明新秩序与文明交流合作机制;在人文对话平台模式上,创办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、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文明交流平台,建构“互联网+人文交流”模式,不断推动各现代文明对话,推动全球文明对话创造性发展。

坚持文明包容

文明包容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。人类文明能够形成多元共存的和谐格局离不开文明间的包容。多姿多彩的各式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来源,因而要尊重和珍惜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我们需要比海洋和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对待不同的文明,包容其间的差异性。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吸纳力,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,决定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。例如,《国语·郑语》中指出“夫和实生物,同则不继”,《礼记·中庸》中提出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”,《三国志》中提出“和羹之美,在于合异”等思想,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同存异、兼收并蓄的包容性。“文明包容论”“文明共存论”蕴含在深厚的中华文明理念之中。

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:“只要秉持包容精神,就不存在什么‘文明冲突’,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。”坚持文明包容,以文明共在为前提,以每种文明不可替代性、独特性为合法性基础,以文明平等包容为基本原则,以文明和谐共荣为终极目标。坚持文明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,既不推崇文明至上主义,也不搞历史虚无主义,将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会吸收,推进文明和合共生。可以说,相互包容、和衷共济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。

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既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实质属性的深刻体悟,也是在思想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拓展。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、互鉴,推进世界文明在时代潮流中创新发展;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、包容,促使各文明在兼容并蓄中焕发新机。从根本上讲,这一文明观既属于中国,也属于世界;既属于中华民族,更属于全人类。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,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,深化文明交往,在推动世界文明繁荣发展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上走深走实,阔步前进。

(作者单位 / 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,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”阶段性研究成果)

来源 / 2023年《当代贵州》第28期

编辑 龚明豪

二审 孙琳佳

三审 吴文仙